PRODUCT CLASSIFICATION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常常能觀察到戶外材料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出現褪色、變脆、開裂等現象。這些看似緩慢的變化,實則是陽光中紫外線、熱量、濕度等多因素協同作用的結果。而紫外線老化試驗箱正是通過模擬這些關鍵要素,在實驗室環境下加速材料的老化過程,幫助企業快速評估產品的耐候性。本文將深入解析紫外線老化試驗箱的工作原理與模擬機制,揭開材料 “抗曬能力" 測試的奧秘。
UVA-340 燈管:光譜范圍集中在 315-380nm,能精準模擬陽光中導致材料快速老化的短波紫外線,適用于加速測試。其光譜分布與太陽光在該波段的光譜非常接近,能夠在實驗室環境下較為真實地再現自然紫外線對材料的作用。
UVB-313 燈管:波長更短(280-315nm),能量更高,可在短時間內引發明顯的老化現象,常用于快速篩選試驗。不過,由于其波長較短,能量過高,可能會使某些材料產生與自然老化不同的反應,在使用時需要根據材料特性謹慎選擇。
:模擬透過窗玻璃的紫外線,適用于室內材料(如家具、內飾)的耐候性測試。這類燈管能夠模擬室內環境中經過玻璃過濾后的紫外線情況,對于評估室內材料的抗老化性能具有重要意義。
通過組合不同類型的燈管,試驗箱可靈活調節紫外線強度與光譜分布,還原不同地區(如赤道強紫外線區、高緯度弱紫外線區)的陽光特征。例如,在模擬赤道地區強烈的紫外線照射時,可以增加 UVA-340 燈管的使用數量或提高其功率,以增強紫外線強度;而在模擬高緯度地區較弱的紫外線環境時,則適當降低紫外線強度,并調整光譜分布,使其更符合當地的陽光特點。
高溫模擬:通過加熱系統將箱內溫度提升至 50℃-80℃,模擬夏季高溫。部分設備還可實現 “溫度循環",模擬晝夜溫差對材料的熱脹冷縮應力。例如,在一天的測試過程中,先將溫度升高到 60℃并保持一段時間,模擬白天的高溫時段;然后降低溫度至 30℃,模擬夜晚的低溫環境,如此循環多次,讓材料經受溫度變化帶來的應力作用,更真實地模擬自然環境中的溫度波動。
潮濕環境模擬:
冷凝模式:在試驗箱內壁設置冷卻管,使箱內高溫水蒸氣在樣品表面凝結成 “露水",模擬夜間潮濕。當箱內溫度較高且濕度較大時,冷卻管表面溫度較低,水蒸氣遇冷會在樣品表面形成小水滴,就像自然環境中夜間物體表面凝結的露水一樣,這種潮濕環境與紫外線共同作用,會加速材料的老化。
噴淋模式:定時噴灑水霧,模擬降雨過程,加速材料表面的化學腐蝕與機械沖刷。噴淋系統按照設定的時間間隔向樣品表面噴灑水霧,模擬自然降雨。在降雨過程中,水中可能含有各種化學物質,會與材料表面發生化學反應,同時水流的沖刷作用也會對材料表面造成機械損傷,進一步加速材料的老化。
未來,紫外線老化試驗箱將朝著更高精度模擬自然環境的方向發展。在紫外線光譜模擬方面,將開發出更接近自然太陽光光譜的燈管,進一步提高光譜的匹配度,使材料在試驗箱內的老化機理與自然環境下更加一致。在溫濕度控制方面,溫度控制精度有望達到 ±0.1℃,濕度控制精度達到 ±1% RH,更精準地模擬不同地區、不同季節的溫濕度變化,為材料耐候性測試提供更可靠的環境條件。同時,通過對自然環境中紫外線強度、溫度、濕度等因素變化規律的深入研究,試驗箱將能夠實現更復雜、更真實的多因素協同變化模擬,提高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